隔音地墊技術
隔音地墊前言:
因應國內集合式住宅住戶,對分戶樓板之衝擊音困擾,與陳情訴訟案件日益增加的問題,營建署早已進行「建築技術規則」設計施工管理法第46條之隔音性能基準及相關隔音條文增修訂草案法制化作業。原定於108年07月01日實施,因有相關業者反映,隔音材料的規範及施工工法尚未有明令說明,故本修訂法案,暫緩一年實施,於109年07月01日才會正式上路。
惟因居家樓地板之衝擊噪音困擾問題,經過長期房地產市場廣泛討論後,逐漸聚焦成消費者選擇居住品質的重要一環。所以,隔音材料及施作工法,儼然已不是法令何時上路的問題,反倒成各大建商及部分合宜住宅建案,搶先運用於該公司建案領導品牌的提升,工法趨勢角力及房產銷售的賣點之一。
我司本專攻於建築泥作及防水工程,現有工班團隊達百人以上,目前大部分的業務皆來自於國內某知名上市建商。108年初因緣際會接觸隔音地墊業務,即投入人力探討隔音地墊材料及工法之研發,並為求日後能專業經營,特別成立岩春山企業有限公司,讓術業有專攻,希望能成為業界之領頭羊。
我司投入過程中,發現隔音地墊材料於歐美,澳洲,韓國,日本等國家,早已普遍運用於新建居家住宅,飯店…等等建案,材料技術早已至成熟階段。簡而言之,只是因為個案設計之不同的需求,來決定隔音地墊材料的厚度及密度!然而,當我司內部不斷地測試,及工法探討後發現,隔音地墊與樓地板間的接著塗料及工序,才是該隔音工法的重要環節。因為台灣本屬海島型氣候,長年的溫度,濕度與國外環境條件不同,所以,國外行之有年的接著塗料,並不一定適用國內環境。於是乎,我司運用長期成熟的泥作,防水實務專業,獨家開發出三劑專利接著塗料配方,每道塗料工序皆有其特殊的功能及目的,以讓隔音地墊材料,不僅只是檢測數據符合營建署建築法規的規範要求外,在實務運用上,更能發揮材料特性,達到隔音減噪的效果!
更重要的是,隔音地墊施作完成後,不論是採用木質地板或舖貼磁磚工法,僅須按造相關規範施工,後續並不會產生因使用了隔音地墊材料而產生地板膨共現象。我司經長期施作測試,多場實驗案場實績,隔音地墊工法除已獲得相關業主讚賞外,也經都發局相關人員派員視察認可。(相關資訊請看下方部分圖片與影片說明)
法規參考資訊:
根據建築管理法第四十六條之六(防音增修條文樓板衝擊音及隔音研議中的條文)部分,參考內容整理如下:
分戶樓板之衝擊音隔音構造,應符合下列規定,(陽台或各層樓板下方無設置居室者,並不在此限)。
一、鋼筋混凝土造樓板厚度在15cm以上或鋼承板式鋼筋混凝土造樓板厚度在19cm以上,其上鋪設隔音緩衝材須符合以下規定之ㄧ:(一)橡膠緩衝材(厚度8mm以上,動態剛性50百萬牛頓/立方公尺以下),其上再鋪設水泥砂漿及地磚厚度合計在6cm以上。(二)橡膠緩衝材(厚度5mm以上,動態剛性55百萬牛頓/立方公尺以下),其上再鋪設木質地板厚度合計在1.2cm以上。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之隔音緩衝材,其衝擊音降低量指標需達17分貝以上。
二、鋼筋混凝土樓板造厚度在12cm以上或鋼承板式鋼筋混凝土造樓板厚度在16cm以上,其上鋪設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之隔音緩衝材,其衝擊音降低量指標需達20分貝以上。
三、隔音緩衝材與樓地板間及隔音緩衝材之上澆置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時,應有接著塗料及防護工法。
四、樓地板與牆壁間應置入隔音緩衝材,厚度在8mm以上。
岩春山企業擁有專業制音墊施工團隊,可負責一條龍施工,工法經上市建商及公部門共同勘驗合格。